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正文

明武宗30岁时死于豹房,豹房是一种什么场所?为何会让女子恐惧?

来源:顶端新闻    时间:2023-08-07 18:18:27

“谁知道皇帝上哪去了?”一个老臣在皇宫里大声叫喊道。

叫喊的大臣名叫谢迁,当年56岁,26岁就中状元,宪宗、孝宗、武宗三朝重臣,还是当朝皇帝明武宗的老师(兼太子太傅),跟皇帝的关系不一般,皇帝去哪里不会不让他知道。


(资料图)

然而明朝正德三年(1508年),谢迁、刘健、李东阳三位大臣到紫禁城上朝时,却发现皇帝不见了。

三人都是内阁大臣,名副其实的大佬,眼看文武百官站在那里等着朝会,却不见皇帝的踪迹,他们心急如焚,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在宫中到处寻找。

三人中谢迁最年轻,也已经56岁;刘健已经七十有四;李东阳不大不小,都六十了。

老哥几个找遍皇宫,不见皇帝踪迹,急得脑袋都快要爆炸了。这时候一个小太监上前对谢迁说了一句话:“大人,皇上搬出去了,到‘豹房’去了。”

谢迁一听傻了:“皇上去豹房干什么?”

豹房到底是什么地方?皇帝为什么要离开紫禁城,到那里去?

这一切还要从明武宗朱厚照的童年说起。

父亲明孝宗朱佑樘,是中国历史上最实在的一个皇帝,他不仅宽厚仁慈、生活简朴,跟大臣关系十分融洽,对爱情还极其执着。

作为皇帝的他,本可以猎尽天下美色,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,可是他却一生只爱张皇后一个人。

要知道农村的土财主还三妻四妾呢,作为富有四海的皇帝,能爱情专一,多么难能可贵。

按照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个说法,明孝宗朱佑樘的儿子一定也错不了,肯定是个明君。

然而,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,明武宗朱厚照却是明朝数一数二的昏君。

为什么会这样?最主要的一个原因,还是因为明孝宗朱祐樘的儿子太少,太娇惯了。根据妻子越多、孩子越多这个客观规律,明孝宗只有一个妻子,生育率自然低得可怜。

妻子张皇后只给他生了三个子女,二子一女,其中一个儿子还夭折了。

这样就没办法了,明孝宗就只有一个独苗。如果这个儿子有个好歹,那朱祐樘就绝后了,江山后继无人,只能让自己的弟弟或者侄子继承皇位。

明孝宗虽然厚道,但还没有厚道到连江山都慷慨给别人的地步。

因此,朱厚照从两岁就被立为太子,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真正是含在嘴里怕化了,捧在手里怕摔了,呼吸也要小心翼翼,怕给吹跑了。

常言道,严师出高徒,棍棒出孝子,一个仁慈宽厚的皇帝,不一定是个合格的父亲。朱厚照的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,身边的宫女和太监更是对他百依百顺。

在优越环境中成长的朱厚照,不知道什么叫创业的艰辛,不懂得治国的重要,只知道好好享受人生。

更可怕的是,由于他是皇帝唯一的儿子,没有竞争者,没有反对者,不必好好表现自己,不用担心被淘汰。这就养成了他唯我独尊的性格,在他的字典里根本没有妥协和接受这两个词。

虽然朱祐樘很重视儿子的教育,请了状元郎、贤相谢迁当老师,但谢迁也拿他没办法,他一生起气,连老师都敢打。

常言道忠言逆耳,良药苦口,在此情况下,小厚照就养成了这样的世界观:谁要说不好听的话,让我不开心,谁就是我的敌人;谁说话顺耳,谁能逗我开心,谁就是我的朋友和亲人。

在此背景下,宫里面谁最有条件接近朱厚照,谁就会受到他的重用,谁就控制了现在的太子、将来的皇帝。

谁有这样的条件?除了老师就是太监。

但是老师一天只能陪伴太子几个小时,太监则是24小时陪在太子身边,对太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
大多数太监心理变态,教育出的太子绝对好不了,在这方面汉灵帝就是例子。

汉灵帝整天被一群不男不女的家伙包围,管伺候他的宦官张让、赵忠叫爸爸,对宦官言听计从。

汉灵帝当权后让人在皇宫骑驴,让狗穿朝服上殿,让太监学公鸡打鸣。他还亲自卖官,将钱存到自己的小金库。为了创收,他还在宫中开超市,让宫女当营业员。

毫不夸张地说,汉朝江山,就是被一帮宦官给搞垮的。

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一千多年后,朱厚照“有幸”遇到了一帮类似张让的宦官。

汉灵帝的时候,有张让、赵忠为首的“十常侍”;朱厚照当皇帝之后,有刘瑾、马永成、丘聚、谷大用、张永等八人组成的"八虎"。

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架空皇帝,把持朝政,陷害忠良、祸国殃民,为所欲为。

说到架空皇帝,很多人不相信,皇帝难道不知道江山是自己的,不珍惜祖宗家业吗?

但是那些身体残缺,人格有缺陷的宦官,脑子别的地方可能不太好使,但他们有的是办法让皇帝不理朝政。

什么办法?就是转移皇帝注意力,让皇帝玩物丧志。

皇帝玩得越开心,对国家大事就越没有兴趣,这样的话太监就能胡作非为,把持朝政,打压有正义感的官员。

由于张让和赵忠这些太监先辈做出了榜样,和朱厚照朝夕相处的宦官太监刘瑾、马永成、丘聚、谷大用等人不费吹灰之力,照搬先人的成功经验就能轻松控制皇帝。

具体操作方法非常简单,那就是绞尽脑汁让太子开开心心,玩物丧志,怎么高兴怎么玩。如此一来,朱厚照心里就没有了是非观,对父母、老师的谆谆教诲就听不进去了,甚至把他们当成世界上最可恨的人。而那些能投其所好的太监们,就成为朱厚照最可爱的人。

起初,刘瑾他们照搬张让的成功经验,汉灵帝宫中建超市,让宫女们当掌柜,在那里出售商品,汉灵帝则扮作顾客,拿着钱去消费,跟宫女讨价还价,体验百姓生活。明武宗则下令在宫中开妓院,让宫女当青楼女子,自己扮演嫖客去寻欢作乐。

不仅如此,明武宗经常去民间寻花问柳,祸害民女。

他经常半夜三更闯到百姓家里,遇到喜欢的女子便强行糟蹋。——“每夜行,见高屋大房即驰入,或索饮,或搜其妇女,民间苦之”。

对于明武宗朱厚照的所作所为,以谢迁、刘健、李东阳为首的大臣痛心疾首,他们争先恐后对明武宗进行规劝。

明武宗登基不久,大学士刘健就上疏批评他,说他上朝的时间太晚,不上朝的时间太多。刘健还建议他远离那些不男不女的太监,不要再干那些荒唐事。

更有甚者,很多大臣还联名上书,让明武宗严惩祸国殃民的“八虎”。

这时候明武宗刚登基不久,羽翼未丰,百官的影响力还是很大,他一看群情激奋,不得不产生了除掉“八虎”,安抚百官的想法。

对太监来说,形势可谓是万分危急。刘瑾使出绝招,在武宗跟前大哭不止,哭得死去活来。

这一哭,武宗心软了,想起了跟太监们相处的难忘日子,打消了除掉太监的念头。如此一来,太监虚惊一场,百官则空欢喜一场。

经过这场风波,太监们有点后怕,不得不绞尽脑汁,加快步伐打击百官。只有这样,“八虎”才有安全感,才能高枕无忧。而要做到这一点,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皇帝变着法子玩,彻底玩残他。

正是在此背景下,豹房开始设计施工。

豹房并非武宗创建,早在明武宗父亲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时就开始建造了。当时的豹房,纯粹就是个动物园,里面养了不少豹子,因此得名豹房。

因为耗资巨大,而且没多大用处,在受到大臣批评后,明孝宗下令停建,豹房成为烂尾工程。

为了让明武宗进一步不理朝政,正德二年,在刘瑾主持下,豹房工程重新上马,并开始扩建。

豹房内有房屋百余间(后来扩建到200余间),耗银24万余两,折合人民币1.4亿。

这时候的豹房不再是动物园,已经变成了高级娱乐场所,或者说是武宗淫乱的地方。豹房自然养了不少动物,里面还开设有妓院,也抢来有不少良家妇女。

对于豹房,进入的女子直呼恐惧,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变态的武宗皇帝,在祸害良家妇女方面,有着难以启齿的爱好,甚至有传言说,武宗还让豹子与女子两两相对,状极不堪。

当然,这在正史中没有记载,不过是一种推测。

因为豹房是皇帝淫乱的地方,对外是不开放的,里面发生的事连大臣们都一无所知,史官更不会有具体描述。

即使上面的推测没有根据,但是进入豹房的人基本是无期徒刑,女子们谁能不恐惧?

除了女子,豹房内还从民间搜罗不少男童,成为武宗的男宠。对于表现好的男童,武宗经常对他们进行赏赐,挥金如土。对于自己宠幸的男童,武宗还会封他们为"义子",赐姓朱。

这可不仅仅是一种荣誉,还能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。比如,为他们起造豪华府邸,允许他们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,甚至还允许他们担任军职,掌握军权。

因为得到皇帝宠爱,这些义子如钱宁、江彬、许泰都恃宠而骄,为所欲为。其中江彬、许泰武功高强,深受武喜爱,形影不离,关系亲密,与武宗"出入豹房,同卧起”。

豹房建成之后,武宗干脆搬出紫禁城,常住那里,不通知大臣,玩失踪,也不上朝了。

武宗在豹房流连忘返,沉溺其中,大臣很久都难见一面。只有当看到钱宁出现的时候,才知道皇帝将要出来了。因为武宗在与钱宁形影不离,只要钱宁出来,说明武宗要出来透气了。

由于大臣见不到皇帝,刘瑾为首的太监就成为皇帝的代言人,百官只能服从。

明武宗在豹房玩得太开心,吃水不忘挖井人,就开始对太监们报恩,让刘瑾成为司礼监的负责人,马永成和谷大用分别掌握了东厂和西厂。

司礼监是起草、下发中央文件的机构;东厂和西厂是类似克格勃和军统的特务机构,抓人、杀人不经过司法机构。

如此一来,明朝成为太监们的天下。尤其是刘瑾,一手遮天,为事实上的皇帝。

文武百官升迁就任时,都要向他行贿,谓之"见面礼",送礼数额不能少,起步价是白银千两,有的甚至高达五千两。

总之,明武宗的荒唐和荒淫让汉灵帝望尘莫及,刘瑾的嚣张也让张让他们自叹不如。

汉灵帝的荒淫无道导致天怒人怨,爆发了黄巾起义,32岁的他在忧惧中死去。明武宗的下场也不太好,他的昏庸引发内乱,导致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,挑战他的皇权。

明武宗一怒之下,御驾亲征,但是他一路上却把工作重心放在去青楼检阅妓女上。

南京兵部尚书王阳明抓住了宁王朱宸濠,他却迟迟不接受俘虏。

明武宗甚至下了一道命令,差点没把王阳明气死:“你把宁王放了吧,朕要亲自抓住他。”

更奇葩的是,他在回去的途中,竟然突发奇想,想体验渔民生活。

对这个任性惯了的皇帝,身边人不敢劝阻。结果,不会水性的他,在小船上摆出撒网捕鱼造型的时候,小船突然晃悠了两下,武宗身子一歪掉进水中。

幸亏身边人反应快,及时将其打捞了上来,没有生命危险。但是当时正值晚秋,河水拔凉,武宗着凉,得了肺炎,从此一病不起。

此时的朱厚照,年仅三十岁,被人抬回他日夜战斗的豹房时,已经奄奄一息。

最终,武宗还是不治身亡。

明武宗给大家生动地展示了什么叫做“不作死,不会死”。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起点五金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  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